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3月4日、5日在北京召开,于3月11日胜利闭幕。中北大学师生热切关注“两会”召开,及时收听收看大会盛况,积极关注会议动态,热议政府工作报告。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我校师生结合各自工作、学习实际,畅谈感想体会,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热议“两会”的高潮。
党委书记 沈兴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大计,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振奋人心,对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各项工作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报告中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当前教育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为高等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学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两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事业,构建以“四为”为根本目标的服务体系;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构建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根本追求的创新体系;坚持以人才为第一资源,构建以高素质人才为根本支撑的育人体系;坚持以改革激活力、增动力,构建以教育改革创新为根本导向的治理体系,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成省委省政府赋予的率先发展、创建“双一流”大学的使命任务,助力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校长 熊继军:我认真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用大篇幅提到要办好教育这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报告中再次强调“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这是自“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在每年全国两会上都提及的话题。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双一流”是指南针,也是导航仪。我校作为一所区域性特色鲜明的大学,更需要站准位、定好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谋划学科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强化实施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计划,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走出一条立足地方、扎根地方、服务地方,具有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的特色发展之路,用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奋发有为、砥砺奋进,争取早日跻身“双一流”大学行列。
太原市政协委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曹凤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深打动了亿万民众的心,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一份份亮丽耀眼的成绩单,一项项务实有效的举措,一个个可盼可期的目标任务,令人振奋、鼓舞人心!面对新的征程,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迎接新挑战、实现新发展,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者,为我省积极融入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奋力谱写“双一流”高校创建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李运芝: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更是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喜庆之年。今年两会是在党中央领导下,召开的一次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大会,虽然是本届人大、本届政协最后一次会议,必将开得生机勃勃、富有成效。“社会保障、乡村振兴、教育改革、生态文明、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公共卫生、文化自信、反腐倡廉、体育强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等词语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要深刻把握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并且实实在在落实到工作岗位上。中国的兴旺发达关键在党,民族的全面振兴关键在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必将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沉浸百年党史,传承红色精神,抓牢发展第一要务,履职尽责善作为,拼搏进取强担当,团结一心埋头干、雷厉风行马上干、担当作为主动干。以创新为驱动,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踏浪而行、奋楫争先,以实实在在的业绩,践行好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和担当,继续为更加美好的教育而奋斗!
仪器与电子学院党委副书记 杜瑞平:在全球共克时艰的重要关头,我们热切关注今年“两会”召开,国家用稳定和发展彰显出大国的担当,为世界注入坚定信心、稳定发展的正能量。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包括稳经济、保就业以及疫情防控等等,都是围绕着人民切身利益展开的,我们从心而发为国家的发展感到格外振奋。作为学生工作战线的一份子,我要及时将“两会”对发展前景的擘画及时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满怀信心和期待,全力推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大数据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信创现代产业学院执行院长 秦品乐: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高校教师逐渐适应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教学和科研,学校科研经费又创新高,这一切得益于教育部、科技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优化和完善科研管理体系,对提升科研质量和成果转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让大家做科研更热情,做科研更专注!今年的俄乌之争,看到西方科技企业对俄罗斯采取的限制措施,让我们更加坚信科研走原始创新、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希望国家在新的一年更多关注基础研究,加强原始创新技术研究,鼓励国产化成果应用,解决更多的卡脖子问题!
国防教育学院副教授 蔺玄晋:“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伴着春天的气息,再次牵动亿万人民的心,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们齐聚北京,共商国是,逐梦前行。难忘2021,尽管全球疫情依然肆虐,但在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坚强领导下,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骄人的成就,特别是国产空间站建成、“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嫦娥五号采样返回,航母编队大洋巡航……一件件大事振奋着国人的精神,真是放眼世界,“风景这边独好”。展望2022,二十大召开在即,对祖国未来的美好蓝图更加满怀憧憬,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一起向未来!”在新的一年用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创造更多中国奇迹!
2019级机电工程学院武器发射工程专业 赵朕毅: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如火如荼,不仅强抓质量,还让负担不起学费的孩子们有机会畅游知识的海洋。不仅如此,如今的“内卷文化”日益高涨,政府为孩子们实施“双减”政策,让这些孩子们能享受到乐观积极向上的童年,减轻青少年的学业压力,并通过增加教师工资等一系列方式,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上来,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之根本,没有教育,空谈理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时刻享受着国家教育事业改革的红利,也会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不负韶华,认真学习,为实现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020级仪器与电子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 向梦辉: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在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方面,国家提出了十项重点改革内容。其中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减负工作、加强区域普通高中建设、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以及高效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都是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由于本人是河南学生,所以对于中西部特别是河南考生想要考上一所好大学所要付出的努力是有切身体会的,希望各级单位能够根据这十项重点改革内容积极开展行动,真正为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作出贡献。
2019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张发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新冠疫情持续不断、全球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国际格局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重要时刻,全国“两会”的召开,既是我国经济走向的“晴雨表”,也是民生改善的“扬帆船”和老百姓的“暖心剂”,更是世界观察与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回顾2021年,我们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国内生产总值达11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希望本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着眼未来发展,积极传递“民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为国家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建言资政,一起奋力谱写新时代下更加出彩绚丽的中国新篇章。
2019级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 曹宁:当前,“稳定经济大盘”“重要领域稳中求进”“保障民生持续加力”“疫情防控”“应对外部环境”等问题备受关注。走过百年建党辉煌历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世界动荡变革,乌克兰局势持续剧烈变化,疫情仍在影响经济......在这种形势之下,全国“两会”的召开为世界注入了难得的稳定性和正能量。去年我国经济运行保持稳定恢复的态势,经济增速8.1%,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2万美元,经济长期向好,新的百年奋斗征程里,我们必将创造新的奇迹。
2019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杨谷文: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022年,我们即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在新的关键节点举行的全国“两会”,必定立足百年党史的新起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任务重大,意义非凡。在今年“两会”热议的话题中,“双碳”“双减”“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改革”等热度只增不减,这也与我们身处校园的青年学子息息相关。期待各位代表委员们能够积极贡献同心同向之力,认真履职尽责,不负人民重托,切实有效解决民之所困,圆满完成大会预定的各项任务,乘势而上,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2019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 姬瑾: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的论述,让我深受启发。对于大学生而言,高等教育改革问题与我们息息相关。国家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从政策上给予义务教育教师、学前教育、县城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以一定的支持和发展,让我们切实体会到,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教育的改革是民生重点,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到社会建设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部分,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应当肩负责任不断学习,不辜负国家的培养、信任和支持。
2019级经济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 粟思捷:从“2022年全国两会调查十大热词”可以看出,“热词”既包含着国家注重倾听老百姓的各项需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充满期待的体现。“两会”也成为大家密切关注的热点。回顾2021,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善于从各项工作中发现差距,奋起直追;敢于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握时代发展大动脉。真正做到了不负人民、不负时代。展望2022,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希望科技强国,希望得到更多保障,希望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同时,我们也坚信国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条道路没有终点,人民群众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会不断得到满足。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也应更加深刻理解身上肩负的责任,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