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沈兴全,男,1969年11月出生,江苏徐州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山西省深孔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高校131领军人才,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992年自太原机械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7年3月任华北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系副主任,2000年10月任华北工学院学生处处长,2006年7月任中北大学人事处处长,2008年11月任中北大学副校长,2015年12月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2018年3月任中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管理和先进制造技术。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博士点基金、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省基金、省重点研发计划、省科技攻关及企业委托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68篇。出版学术论著8部,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主讲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获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48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山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西省科技奉献一等奖2次。
校长熊继军,男,汉族,1971年8月生,湖北省浠水县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山西省第八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社部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三晋学者。国防973首席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兼任中国微米纳米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仪器科学与测控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3年、1995年于华北工学院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学位,2003年清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2005年至2014年间,先后任中北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北大学副校长。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任吕梁学院院长。2020年8月任中北大学校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传感器件与系统。先后主持“973”项目、“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多项。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出版著作3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党委副书记薛智,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山西省寿阳县人。中共党员,博士学位,教授。1986年太原机械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其设备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同时任系分团委书记、总支委员。1992年1月至1995年8月任党委办公室、党委和校长办公室保密科长、统战部副部长;1995年9月至2006年7月任中北大学人事处处长;2006年7月至2013年5月任中北大学财务处处长。2013年5月担任中北大学副校长。2016年7月任中北大学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
党委副书记雷锋斌,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山西临汾市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2020年8月任中北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1986年7月太原机械学院毕业留校任教,1993年9月任安全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兼副主任,1997年9月任安全工程系党总支书记,2005年11月任化工与环境学院党总支书记,2005年12月任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兼化工与环境学院党总支书记,2006年6月任学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处长,2016年8月任中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纪委书记贾维河,男,1965年9月生,山西曲沃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中北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省人防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省纪委监察厅驻省人防办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省纪委驻省发改委纪检组副组长,省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正处长级副主任。2020年7月任中北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副校长曾建潮,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10月生,陕西省大荔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北大学副校长。198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8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任教,1990年起先后任太原重型机械学院电气工程系副主任、自动化系主任(1997年起兼任计算机系主任)、计算机系主任,1999年任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副院长,2004起任太原科技大学副校长,2015年12月任中北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主要从事复杂系统与群体智能、智能计算、复杂系统的健康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先后完成国家“八六三”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原机械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项目、省自然基金项目、省青年基金项目、省攻关项目以及企业单位委托项目30余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兼任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自动化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副校长赵贵哲,男,1965年11月生,辽宁黑山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北大学副校长。曾任华北工学院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处长,中北大学评估与考试中心主任,研究生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2013年6月,中北大学学科建设与学位办公室主任,2016年8月任中北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赵贵哲教授是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一级学科带头人, 山西省高等学校新材料产业创新学科群负责人,山西省纳米功能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山西省高分子物理与化学研究生培养基地负责人,山西省科技厅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山西省科协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专家。
主要从事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研究、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成型新技术工艺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5项、外国发明专利3项。主持省教改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
副校长潘晋孝,1965年12月出生,男,汉族,山西万荣人。198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数学系。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北大学数学系党总支书记、教务处处长、党委组织部部长、校党校常务副校长。2010年4月任中北大学党委委员,2016年9月任中北大学副校长。
主要从事应用数学、图像信息反演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基础科研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2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86篇,其中SCI/EI收录3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省部级奖6项。获国家及省教学成果5项,被评为山西省教学名师,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副校长李东光,1965年6月出生,男,汉族,籍贯天津,中共党员。1999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仪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武器系统总体设计方向责任教授。曾任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机电动态控制国防重点实验室(北京)主任。2017年8月挂职担任中北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2019年4月任中北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
主要从事微小型武器系统分析与设计、灵巧弹药与引信、动态测控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曾任某演示验证项目总设计师。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SCI/EI收录30余篇,授权国防发明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现兼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理事、无人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兵工学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引信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弹道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无人系统》副主编,《Defence Technology》编委,机电动态特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团队负责人。
副校长苏铁熊,男,汉族,1963年11月出生,山西原平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85年7月北京工业学院本科毕业至太原机械学院任教。先后任校办产业管理处处长、科技产业处副处长、热能与动力工程系(车辆与动力工程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机电工程学院院长、中北大学朔州电力学院院长、朔州校区常务副主任,2019年1月任中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主要从事动力工程现代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主持并参与科研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出版规划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123篇,其中被SCI、EI收录5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兼任总装备部预研专家,中国兵工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兵工学会发动机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省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副校长刘俊,男,汉族,1968年9月生,内蒙古丰镇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2020年8月任中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3号人才计划入选者,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专业技术人员先进集体带头人。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量子传感与精密测量仪器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测量与控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兵工学会测试技术专委会主任委员。
1990年7月华北工学院(现中北大学)本科毕业留校工作,1998年、2001年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博士毕业,2003年10月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曾任中北大学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仪器与电子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微纳光量子器件与智能测量和仿生传感与惯性导航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重点/面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加强”计划、创新探索等项目5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12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